之字的寓意和含义_之字的繁体字_之字五行属什么
之的意思之字取名之字在五行中属什么之字康熙笔画
基本属性
简体 | 繁体 | 拼音 | 笔画 | 五行 | 康熙笔画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之 | 之 | zhī | 3 | 火 | 4 |
之字取名
“之”字的寓意是指代、连接、归属等含义,作为名字的一部分,可以表达宝宝的归属感、联系感等。如果家长喜欢这种含义,那么“之”字的寓意是适合宝宝取名的。
以下是带有“之”字的宝宝名字:
1. 梦之,寓意为梦想的归属。
2. 爱之,寓意为爱的连接。
3. 心之,寓意为心灵的归属。
4. 雨之,寓意为雨水的归属。
5. 月之,寓意为月亮的归属。
6. 美之,寓意为美的归属。
7. 风之,寓意为风的归属。
8. 晴之,寓意为晴天的归属。
9. 瑞之,寓意为吉祥的归属。
10. 福之,寓意为幸福的归属。
11. 星之,寓意为星星的归属。
12. 洁之,寓意为纯洁的归属。
13. 静之,寓意为宁静的归属。
14. 灵之,寓意为灵魂的归属。
15. 真之,寓意为真实的归属。
16. 恩之,寓意为恩惠的归属。
17. 诗之,寓意为诗歌的归属。
18. 情之,寓意为情感的归属。
19. 祥之,寓意为吉祥的归属。
20. 童之,寓意为童真的归属。
之字解析
字义:之字是一个助词,相当于“的”的意思。
◎ 之 zhī
〈动〉
(1) (会意。象艸过屮。枝茎益大。本义:出,生出,滋长)
(2) 同本义 [grow]
之,出也。象艸过屮,枝茎益大有所之,一者,地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如语焉而未之然。——《礼记》。俞樾平议:“此之字乃其本义。未之者,未出也。”
(3) 往,朝某方向走,到…去 [go to;leave]
之,适也。——《广雅》
自伯之东。——《诗·卫风·伯兮》
之沛公军。——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之虚所卖之。(“虚”同“墟”)——唐· 柳宗元《童区寄传》
佯狂不知所之者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吾欲之南海,何如?—— 清· 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(4) 又如:之如(前往);之往(去;到);之官(上任;前往任所);之国(前往封地);之适(前往)
◎ 之 zhī
〈代〉
(1) 指示人或事物,相当于“这个”“那个” [this;that]
宣王说之。(之:指南郭处士来吹竽。)——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
虎因喜,计之曰。(之:这,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。)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
当分明记之。(之:指共读情景。)——清· 袁枚《祭妹文》
为之,则难者亦易矣。(之:代词,指天下事。)——清· 彭端淑《为学一首示子侄》
(2) 又如:较之中学时代;因之,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
(3) 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,相当于他、她、它、他们 [he;her;it;they;them]
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,遇之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(4) 又
蹇叔哭之。
巫医乐师百工之人。(“之”是指示代词,指代“巫医乐师百工”。)——唐· 韩愈《师说》
(5) 又如:取而代之;战而胜之;为之感叹;使之顺利发展;与之见面
(6) 指示代词,相当于“其”、“他的”、“其他的” [its;his;other]
纣王令推上法场,斩之老母。——《武王伐纣平话》
◎ 之 zhī
〈助〉
(1) 的 [of]
(2)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
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。—— 清· 徐珂《清稗类钞·战事类》
开火者,军中发枪之号也。
(3) 又如:钟鼓之声;一家之长;原因之一;夫子之文章
(4) 用于主谓结构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
吾见师之出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二年》
(5) 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
口之于味,有同耆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◎ 之 zhī
〈形〉
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,“之”字形 [zigzag]。如:之江(江流曲折如“之”字者);之字路(曲折如“之”字形的路)
字形演变
取名寓意
意指持之以恒、善良温婉。
康熙字典
[①][zhī]
[《廣韻》止而切,平之,章。
]
(1)生出,滋长。
(2)往;至。
(3)用;取。
(4)是。
(5)代词。
这;这个。
(6)代词。
他(她,它);他们。
(7)代词。
其,他的。
(8)代词。
用于自称或对称。
(9)代词。
指代处所。
(10)助词。
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,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助词“的”。
(11)助词。
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(12)助词。
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。
(13)助词。
用以调整音节或表示提顿,没有实在意义。
古代也常用于姓名之间。
(14)介词。
相当于“于”。
(15)介词。
相当于“諸”,之于。
(16)介词。
相当于“以”。
(17)连词。
与;和。
(18)连词。
相当于“而”。
(19)连词。
相当于“則”。
(20)姓。
汉代有之马宇,明代有之辅。